百年生科恰风华 砥砺奋进谱新篇
一、学院简介
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起源于1914年成立的金陵大学农科和1921年秉志先生创立的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生物系——我国第一个生物系,1990年成院,是国内历史最悠久的生命科学教学与研究机构。百年来,学院秉承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勤奋创新的治学传统,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杰出人才,60多位两院院士从这里走出。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生物学被评为A,生态学被评为A-。
二、百年生科基金简介
百年生科,追求不止。共襄盛举,共谱新篇。在新的征途中,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将始终秉持南京大学“诚朴雄伟、励学敦行”的校训精神,学脉相承、青蓝相继、严谨求实、勤奋进取,为建成更好的生科院而奋斗。
在南大生科院即将迎来自己百岁华诞之际,为进一步巩固南大生命科学的优势地位,促进生科院的持续发展,学校决定在南京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下设专项公益基金——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发展基金,通过向海内外广大校友、热心校董企业家、公益慈善人士等募集善款,全面支持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人才培养、教学科研、团队建设、基础设施等方面。
——秉志生命科学发展基金
杰出讲席教授专项(可冠名)
优秀青年学者专项(可冠名)
学术科创活动专项
——“秉志”学术论坛
——“郑集”学术论坛
——“蝌蚪”学术沙龙
——独立冠名的学术活动
奖教管金专项
——学生成长成才资助专项
“秉志书院”专项
冠名奖助学金
学院文化活动
——学院冠名共建及冠名捐设计划
实验室建设
仙林校区生科楼公共设施冠名项目
——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卓越研究计划专项基金
“肿瘤治疗创新医药生物技术”集成攻关
“重大慢病的新型诊疗技术”集成攻关
“小核酸医药生物技术”集成攻关
“先进生物材料与器官合成”集成攻关
“全球变化与生态文明存续”集成攻关
“天然药物的绿色智造”集成攻关
——其他实物捐赠
三、致谢与反馈
1、南京大学将向捐赠人颁发捐赠感谢证书,并在南京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官方平台予以公布和鸣谢。
2、捐赠金额达200元,可获限量版生科百年院庆专属纪念品1份。
3、针对捐赠金额情况,将对会议室、报告厅、庭院等公共空间进行永久冠名,或制作专门鸣谢牌。
4、根据捐赠额度和捐赠人意愿,拟给予以下荣誉身份——
聘请捐赠人为南京大学生科院发展委员会委员;
提请学校,聘任捐赠人为南京大学董事会成员(校董/名誉校董/名誉董事长)。
5、捐赠人将获悉《捐赠项目报告》,或通过官方网络平台和基金会相关部门及时查阅和了解相关所捐项目运行情况。
6、根据捐赠实际情况和双方需求,邀请捐赠人来访与学子座谈交流。
四、商洽方式
南京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 / 025-89685981、025-89687579
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025-89681320
其他相关讯息请持续关注:
南大基金会主页 http://njuedf.nju.edu.cn/
生命科学学院主页https://life.nju.edu.cn/
南大生科百年发展基金简介
在南大生科院即将迎来自己百岁华诞之际,为进一步巩固南大生命科学的优势地位,促进生科院的持续发展,学校决定在南京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下设专项公益基金——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发展基金,通过向海内外广大校友、热心校董企业家、公益慈善人士等募集善款,全面支持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人才培养、教学科研、团队建设、基础设施等方面。
一、秉志生命科学发展基金
秉志院士,我国生命科学的主要奠基人、南京大学生物学学科创始人。1921年创办我国第一个生物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生物系,为中国培养了大批生物学家。为纪念秉志院士,弘扬前辈大师在科学领域的探索精神和执着信念,学院特设立“秉志生命科学发展基金”,下设诸子项目,支持南大生命科学的学科建设和团队建设:
1. 杰出讲席教授专项(可冠名)
延揽国内外顶尖学者和团队。
2. 优秀青年学者专项(可冠名)
奖励在教学科研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青年教师,支持引进优秀青年教师。
3. 学术科创活动专项
支持设立高层次学术论坛,举办前沿学术会议,为广大师生、校友、企业家和政府决策部门搭建高端的学术科创交流平台。
“秉志”学术论坛
汇聚全球顶尖专家,聚焦生命科学研究前沿领域的重大基本问题和最新进展。
“郑集”学术论坛
以我院著名的生物化学家、营养学家、世界最长寿教授(110岁)郑集教授冠名,聚焦医药生物技术前沿学术问题。
“蝌蚪”学术沙龙
汇聚海内外青年专家学者,助力青年“蝌蚪”成长为业界“大牛”。
独立冠名的学术活动
根据捐赠者的意愿,结合学院优势资源和教学科研需求,开设以捐赠者指定冠名的学术活动。
4. 奖教管金专项
奖励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管理服务、思政教育和专业技术岗位上有突出贡献的教师、管理服务人才和技术骨干等。
二、学生成长成才资助专项
1.“秉志书院”专项
根据国家一流学科建设的要求,学院将筹建“秉志书院”,以书院式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精英人才。欢迎对该书院的相关建设给予支持。
2. 冠名奖助学金
通过各类奖助学金,激励和资助学院品学兼优的学生,拓展学生视野。
3. 学院文化活动
支持学院团、学、研、社等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三、学院冠名共建及冠名捐设计划
1. 实验室建设
对接企业研发需求,支持企业以慈善合作方式投身产学研项目,如:共建南大生科院——XXX联合实验室或研究院/所/中心。
2. 仙林校区生科楼公共设施冠名项目
为进一步加强生科楼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为广大师生创造更好的教学、科研条件和公共环境,面向社会各界及广大校友开放生科楼部分公共设施冠名权。
永久冠名设施/景观:(一室一议,欢迎商洽)
Ø 学院景观庭院——生命源
Ø A101大报告厅(可容纳300人)
Ø 一楼实验动物中心
Ø A102 图书资料室
Ø A316 会议室(可容纳50人)
Ø A321 报告厅(可容纳100人)
Ø A430报告厅(可容纳100人)
Ø A401圆桌会议室(可容纳100人)
Ø A106 学生研讨室(可容纳100人)
Ø A209 教工之家
Ø 精准医药创训中心
Ø 阳光植物房
四、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卓越研究计划专项基金
生命科学已成为现代自然科学的融合领域,成为最具挑战性的前沿科学,南大生科始终是行业内的开拓者和引领者,百年生科基于自身的研究实力和学科优势,诚邀企事业单位携手开创“集成攻关”项目,指向世界科技前沿,回应国家重大需求,聚焦人民生命健康。
1. “肿瘤治疗创新医药生物技术”集成攻关
面向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恶性肿瘤如胰腺癌、肺癌、肝癌、结直肠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展开攻关,围绕发病机制、早诊早筛、新型治疗药物等方向研究,创新融合人工智能与生物学、医学、药学研究等学科,形成人工智能+肿瘤治疗医药生物新技术的“南大方案”。
2. “重大慢病的新型诊疗技术”集成攻关
面向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重大慢病如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骨关节炎、各种器官纤维化疾病及慢性精神疾病等展开攻关,开展发病机制、治疗方法、新型药物等系列创新研究,拟突破核心共性关键技术,并带动重大慢性疾病研究的突破及诊疗范式的变革。
3. “小核酸医药生物技术”集成攻关
小核糖核酸(microRNA)研究是生命科学学院的优势研究方向,近年来获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的进展,引领了细胞外小核酸的全球研究,并发展了基于小核糖核酸的新型诊疗技术手段。该项目将以临床重大需求为导向,聚焦重点攻关医学问题,发展开创性的疾病治疗技术手段。
4. “先进生物材料与器官合成”集成攻关
面向器官功能衰竭、衰老等重大基本医学问题,综合先进生物材料、合成生物学和基础生物医学等学科的最新进展,深化“器官合成”理念和组织工程技术的融合,修复和再生原有的器官功能,实现再生医学的基本目标,对生理功能进行合成生物学改造、优化和升级,以应对现代生活环境带来的系统性的健康挑战。
5. “全球变化与生态文明存续”集成攻关
响应阐释人类—自然耦合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号召,提出“文化过滤”和“人类气候生态位”的新概念,通过生物学、生态学、气候学、社会学、复杂系统科学等交叉手段,揭示塑造文明可持续发展和文化演进的内因与外因,识别近期、中期和远期内威胁人类文明存续的生态环境风险,探索全球变化下人类文明的可持续途径。
6、“天然药物的绿色智造”集成攻关
合成生物学是生物技术的一次革命,通过再造/重构生命有望解决限制药品生产的基础问题。集成攻关重要高值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机制,掌握影响其生物合成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以用途为导向、工程化为理念对生物体系进行全视角、多维度的研究,,从而颠覆传统的药物发现和生产模式,带动高端产业升级、转型。
五、其他实物捐赠
围绕学院的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环境提升、院庆活动等的实物捐赠,具体内容和形式可一事一议。
常见问题Q&A
Q:作为国家的公立大学,为什么还需要社会捐赠?
A:南京大学的发展得益于国家的鼎力支持。上世纪末90年代开始,国家鼓励高校自主筹资办学,时至今日,仅仅依靠国家对学校的财政拨款已经无法满足学校创办世界一流大学、培养高水平拔尖创新人才的经费需求,因此学校的发展需要凝聚社会各界多方面力量的支持,请相信,您也将会因您的爱心付出参与到建设“第一个南大”的进程中!
Q:怎么通过微信端捐赠呢?
请扫二维码↓
Q:我很愿意为南大捐款,不知道有没有“门槛”?
A:感谢您的爱心,不论捐赠金额多少,都是您对南大的一份心意,也是对南大的有力支持,我们对此表示欢迎和衷心地感谢。
Q:向南京大学捐赠能否获得免税?如何开具捐赠收据?
A:
企业捐赠
根据2007年3月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二章第九条规定,自2008年1月1日起,“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例如:某企业年度利润总额1000万元,企业所得税率25%:
(1)如该企业当年未发生公益性支出,则应正常缴税:应缴税额=1000*25%=250万元。
(2)如该企业向基金会捐赠大于等于120万元(该企业年度利润的12%):应缴税额=(1000-120)*25%=220万元。
(3)如向基金会捐赠少于120万元:应纳税额=(1000-实际捐赠)*25%。
2016年9月1日《慈善法》实施后,企业慈善捐赠支出超过法律规定的准予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当年扣除的部分,允许结转以后三年内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个人捐赠
根据2008年2月国务院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义务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例如:张女士扣除“五险一金”后月收入10000元,按照现在的个税费用扣除标准3500元:
(1)张女士未发生公益捐赠:张女士的“应交税金”为:10000元-3500元=6500元*税率-速算扣除数。
(2)假设张女士捐款2000元,不到3000元,张女士的“应交税金”为:10000-(3500+2000)=4500*税率-速算扣除数。
(3)张女士捐款等于或多于3000元,张女士的“应交税金”为:10000-(3500+3000)=3500*税率-速算扣除数。
南京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免税资格
如需捐赠发票,请填妥您的联系地址,以便发票准确到达您的手中。
Q:南京大学接受什么种类的捐赠?
A:目前,南京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接受捐赠种类包括现金、支票、汇票、证券、图书、资料、设备、房产及其财产等。
Q:向南京大学捐赠的途径有哪些?
A:
1、银行汇款:
捐赠账号:513158216454
开户行:中国银行南京广州路支行
户名:南京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
2、微信捐赠:
3、线上捐赠:
http://weijuannew.nju.edu.cn/defpc/index/donate_detail/id/49.html
4、致电咨询或面谈商洽:
联系方式:南京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 / 025-89687050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仙林大道163号南京大学行政北楼7楼
致谢与反馈
1、南京大学将向捐赠人颁发捐赠感谢证书,并在南京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官方平台予以公布和鸣谢。
2、捐赠金额达200元,可获限量版生科百年院庆专属纪念品1份。
3、针对捐赠金额情况,将对会议室、报告厅、庭院等公共空间进行永久冠名,或制作专门鸣谢牌。
4、根据捐赠额度和捐赠人意愿,拟给予以下荣誉身份——
聘请捐赠人为南京大学生科院发展委员会委员;
提请学校,聘任捐赠人为南京大学董事会成员(校董/名誉校董/名誉董事长)
5、捐赠人将获悉《捐赠项目报告》,或通过官方网络平台和基金会相关部门及时查阅和了解相关所捐项目运行情况。
6、根据捐赠实际情况和双方需求,邀请捐赠人来访与学子座谈交流。
编号 | 姓名 | 捐赠金额 | 捐赠时间 |
---|---|---|---|
2022092322085 | 钱瑞林 | ¥1000元 | 2022-09-23 |
2022062109771 | 秦一格 | ¥200元 | 2022-06-21 |
2022060386520 | 陈邦圣 | ¥1元 | 2022-06-03 |
2022052035135 | 王珍珍 | ¥600.00元 | 2022-05-20 |
2022052015314 | 秦焱 | ¥100元 | 2022-05-20 |
2022051956066 | 曹益多 | ¥520元 | 2022-05-19 |
2022042589733 | 张杰 | ¥1元 | 2022-04-25 |
2022040115972 | 王俊 | ¥1.2元 | 2022-04-01 |
2022030797478 | 施俊华 | ¥100元 | 2022-03-07 |
2022022070188 | 邓海林 | ¥2元 | 2022-02-20 |
2022021709462 | 林知远 | ¥100元 | 2022-02-17 |
2022011460950 | 谢春 | ¥10元 | 2022-01-14 |
2022011437588 | 徐志新 | ¥100元 | 2022-01-14 |
2021122437405 | 林林 | ¥1元 | 2021-12-24 |
2021102730674 | 申文红 | ¥2560元 | 2021-10-27 |
2021102623114 | 张骑鹏 | ¥100元 | 2021-10-26 |
2021090624697 | 黄平 | ¥100元 | 2021-09-06 |
2021081409596 | 秦一格 | ¥100元 | 2021-08-14 |
2021080562540 | 胥克良 | ¥1000元 | 2021-08-05 |
2021071672502 | 张晓云 | ¥500元 | 2021-07-16 |
2021071626430 | 李典鹏 | ¥10元 | 2021-07-16 |
2021071079027 | 孙洋 | ¥1000元 | 2021-07-10 |
2021061612977 | 丁香 | ¥1元 | 2021-06-16 |
2021051872556 | 姜蒙蒙 | ¥119元 | 2021-05-18 |
2021043010541 | 柴云飞 | ¥1000元 | 2021-04-30 |
2021043052586 | 张范 | ¥10元 | 2021-04-30 |
2021043019603 | 朱刚 | ¥10000.00元 | 2021-04-30 |
2021043050219 | 张晶 | ¥100元 | 2021-04-30 |
2021043075301 | 魏炜 | ¥100元 | 2021-04-30 |
2021043052897 | 徐志新 | ¥100元 | 2021-04-30 |
2021043092190 | 袁亚光 | ¥666元 | 2021-04-30 |
2021043089205 | 左成慈 | ¥100元 | 2021-04-30 |
2021043016037 | 马天宇 | ¥50元 | 2021-04-30 |
2021042962063 | 赵劲 | ¥2888元 | 2021-04-29 |
2020061305567 | 肖肖 | ¥1元 | 2020-06-13 |
2020061299136 | Vivian | ¥300元 | 2020-06-12 |
所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仙林大道163号南京大学仙林校区行政北楼7楼
E-mail:foundation@nju.edu.cn | 电话:+86(25) 89686186 | 传真:+86(25) 89686186
版权所有:南京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备案号:苏ICP备10085945-1号
扫一扫
微信捐赠
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